用户登录

|

“生物柴油超临界制备及性能调控”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4-07 浏览次数:958

生物柴油超临界制备及性能调控 anli.jpg

  2021年4月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完成的“生物柴油超临界制备及性能调控”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材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传统生物柴油制备工艺还存在缺陷,性能提升存在显著瓶颈,本项目针对其中催化剂分离困难、转化率低及其氧化安定性、低温流动性、离子含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亚临界水-超临界甲醇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新途径,研发了新型生物柴油离子液体抗氧化剂,提出了优化调控生物柴油离子含量的新方法。主要科学发现点如下:

  1、针对生物柴油传统制备工艺复杂、催化剂分离困难、转化率低等问题,揭示了亚临界水解-超临界酯化体系反应机理及酯基结构对生物柴油性能调控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生物柴油亚临界-超临界两步法制备新方法,不添加催化剂,转化率达到99%,较现有水平提升10%以上;建立了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随机动力学模型,较现有的模型更加精准刻画了亚临界水解和超临界酯化反应过程,较现有超临界一步法大幅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转化效率。

  2、抗氧化剂是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提升的关键,但常规酚胺类抗氧化剂活性弱、油溶性差,氧化剂添加量大,成本高。提出了高油溶性抗氧化剂-酯基重构提升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新思路,并研制了新型、绿色生物柴油离子液体抗氧化剂,相比传统抗氧化剂,抗氧化诱导期时间提高5.3倍,油溶度提高74.4倍,成本降低超过40%。

  3、针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差、离子含量难以调控的问题,提出了“运动粘度梯度”概念,构建了确定燃油最佳临界预热温度的新方法,给出了3种生物柴油的最佳临界预热温度;提出了“树脂吸附法”优化调控离子含量的新方法,Ca2+、Mg2+等金属离子含量降低50%以上,提升了润滑性,减少固体颗粒物的排放。

  项目实施期间共出版专著2部,制定生物柴油云南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69篇,其中20篇核心论文总影响因子33.601,总他引次数295次;8篇代表作总影响因子26.937,总他引次数116次,授权发明专利3项,培养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名,云南省“云岭青年人才”2名。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强,其中亚临界-超临界两步法制备、高油溶性抗氧化剂-酯基重构提升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赵龙庆 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

  周广兴 云南海力特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卢 敏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赵 明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杨文采 云南农业大学院长、教授

  周思达 云南民族大学副院长

  李 明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