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儿科疾病患儿的肠屏障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自2005年以来,应用检测和评估肠屏障的方法和技术,科学性和创新性地开展了儿科疾病和大鼠结肠炎模型肠屏障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1、应用细菌16SrRNA基因作为靶序列的荧光定量PCR,对轮状病毒肠炎、新生儿包括足月和早产儿、肺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前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的肠道专性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以及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检测,发现这些疾病肠道菌群有不同程度的紊乱,提示其肠道生物屏障有改变。
2、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对肺炎、HDMTX化疗前后ALL、HSP、肝损害黄疸患儿和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的血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或D-乳酸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发现这些疾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其肠道有化学屏障和机械屏障的损伤。
3、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HSP患儿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的血液和粪便的SP(P物质)和5-HT(5羟色胺)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发现其有明显的变化,提示HSP患儿化学屏障的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SP患儿粪便中sIgA 含量,发现其肠道sIgA明显升高,提示肠道免疫屏障有变化。
4、用生物化学法,对结肠炎大鼠模型在发病和治疗干预过程中的血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蒙脱石散和美沙拉嗪药物干预后发现在疾病早期能改善肠黏膜的通透性。
本研究将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儿科部分疾病导致肠屏障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为临床医师对不同疾病患儿肠道屏障变化的认识以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项目研究期间公开发表论文25篇,其中北大核心14篇,SCI 2篇。获得国家/省/厅/校级基金6项。培养14位硕士研究生。近15名医师晋升了职称,为儿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3篇次论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发言、壁报和书面交流,相关的研究10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交流,起到了推广和应用的作用。
该项目在儿科疾病肠屏障功能系统性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徐鹏远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汤春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赵 琳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
侯宗柳 昆明市延安医院研究员
胡大春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蔡 琳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明英 昆明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