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4-28 浏览次数:1225

云南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anli.jpg

  2021年4月2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云南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规范、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马铃薯是云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脱毒种薯质量差、产量低、覆盖面小,成为制约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严重影响薯农增收和企业增效。项目组重点开展马铃薯种薯繁育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建立了云南马铃薯核心种苗库及马铃薯品种DNA指纹图谱库,并完善了马铃薯种薯繁育质量保障体系,使项目示范区马铃薯脱毒基础苗合格率达100%,原原种合格率提升到97%,促使云南省马铃薯种薯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首次发现TSWV和TZSV病毒能侵染马铃薯,解决了马铃薯S病毒脱毒困难的技术难题,集成创新马铃薯病毒高效脱除和病毒检测技术,研发了马铃薯主要病毒及植原体试剂盒,完善了马铃薯种薯(苗)质量检测技术体系。

  3、明确了不同生产区域和季节马铃薯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的易感病原和病毒种类,摸清云南马铃薯四季繁种的病毒积累规律;针对云南省马铃薯种薯周年生产特点,集成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创制马铃薯优质种薯高效繁育技术模式,缩短脱毒苗-原原种繁种周期1年,使原原种生产成本降低75%,原种产量较原来提高1倍,为保障云南省马铃薯脱毒种薯有效供给奠定了基础。

  4、获得2016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创制标准4项(行标2项、地标2项);获授权专利14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12件);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1篇(SCI文章2篇,核心期刊15篇);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个。

  5、该成果在云南省马铃薯种薯繁育区域和种薯企业进行示范应用,2019年-2020年累计应用推广508.51万亩,实现新增产值25.43亿元,带动了22.75万户薯农增收致富,提高了成果应用区域马铃薯优质种薯生产效率和脱毒种薯合格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黄斌全 云南大学研究员

  王德海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推广研究员

  赵杰平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高级经济师

  卞春松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白艳菊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员

  杨然兵 海南大学教授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