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云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治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4-03-15 浏览次数:303

科技成果评价.jpg

  2024年3月1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云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诊治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围绕炎症性肠病(IB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患者管理等4个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阐明热休克蛋白家族HSF2、HSP27和HSP75蛋白调控肠上皮细胞多种程序性死亡,维护肠粘膜机械屏障稳态的作用机制;揭示抗菌肽LL-37和细菌DNA形成复合物破坏肠粘膜免疫稳态及其分子机制,为IBD的精准诊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2.首次揭示云南傣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IBD发病率、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可促进有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调控机制;创建了具有云南民族特色显著的IBD1.6万余份临床样本和数据库,为我省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利用打下基础。

  3.集成多种影像学模态-内镜图谱-AI技术,创建了IBD诊断及鉴别诊断新技术体系,将云南省消化科医生的对于疾病的诊断认知率由2013年的13.6%升高至 2023年的75.5%,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准确率由86%升高至92.8%,克罗恩病(CD)由62%升高至93%。

  4.率先提出具有高丰度及多样性益生菌的健康白族、傣族作为供体肠菌移植治疗难治性IBD的新理念。经临床治疗难治性UC300例,其临床缓解率提高20%以上,临床疗效维持12周以上。建立了温控、厌氧、智能化肠菌生产新工艺,提高了有益肠菌得率及活性;创新性地经内镜肠道植管用于全结肠途径重复菌群移植。

  5.牵头制定中国洗涤粪菌移植专家共识,参与制定9部中国IBD共识指南,制定了不同严重程度IBD个体化治疗策略,建立了多途径健康教育模式的专业管理体系,实现IBD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该项目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41篇,JCRQ1区TOP7篇,总影响因子大于252,包括国际消化领域顶刊(Gastroenterology,IF33.88);主编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培养博士18人,硕士50人;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教班30次,培训医务人员5千余人次。相关成果支持了国家卫建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云南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消化内科专科联盟”和“云南省消化系统疾病多学科诊疗创新团队”等平台的建设;在省内外23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该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傣族、白族作为肠菌移植供体治疗IBD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赖 仞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陆 地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

  代解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余福兵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树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主任医师

  李 俊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虹雨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