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共同完成的“基于《内经》理论创新构建疾病脉证-经络-针药-量效诊疗关键技术体系及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围绕疾病的中医诊断及临床治疗等关键问题,经过四十多年系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采用多中心临床RCT研究,进行了中风、面瘫等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探索了脉证与经络辨证的相关性;针刺调脉与疾病诊断的关系;疾病分期与针刺刺激量、扶阳药物结合应用等关键技术;创新了症候-脉证-经络辨证-针刺调脉的疾病诊断方法;建立了症候-脉证-经络-针刺-脉诊的脉证经络疾病诊断体系及疾病分期-针刺-量效-药物的疾病治疗体系。
本研究创新性如下:
1. 构建了症候-脉证-经络辨证-针刺调脉-脉诊五者相结合的疾病辨证诊断体系,将经络辨证的理论及内容扩展至辨位归经、辨候归经、辨经虚实三个部分;将穴位敏化的研究结果与辨位归经相结合,揭示了症候、脉证、经络、针刺调脉、脉诊诊断的内在相关性。
2. 传承创新了“三颗针”调脉的针刺技术体系。明确了调脉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调经脉阴阳虚实、调腧穴阴阳虚实、调脉手法量效三个部分。
3. 依据《内经》、《伤寒论》,凝练了疾病的疗效与针刺取穴、针刺手法、针刺刺激量、扶阳药物治疗的正相关论点,确立了疾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不同分期的取穴原则、针刺手法、针刺刺激量的治疗原则,建立了疾病分期-针刺-量效-药物治疗疾病的关键技术体系。
该项目共发表论文108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持制订国家中医诊疗指南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著作25部,其中主编、副主编专著11部、参编教材14部;培养硕士278名。研究成果在全国43家中医医院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景向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教授
杨 骏 安徽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朱 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教授
徐 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崔 瑾 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房 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
王东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