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与效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4-08-01 浏览次数:419

科技成果评价.jpg

  2024年7月2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与效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 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 项目聚焦“人-轨-城”的高效、动态适配问题,通过从“局部优化”到“网络协同”、从“态势研判”到“精准适配”、从“蓝图式规划”到“行动式规划”三项核心技术理念的转变升级,形成如下创新成果:

  (1)提出了“精准适配”下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优化理论。创建了“人-轨-城”量化精准分析、互动优化适配的研究范式,量化界定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合理通勤半径阈值,构建起差异性空间资源分析、适应性空间结构布局、动态性监测评估优化理论框架,系统形成了集群化网络协同、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伴随式规划理论。

  (2)创新了轨道线网与城市功能耦合的高精度、多层次优化技术。突破了40米建筑级精度通勤人口识别技术,首次提出了我国城市“轨道覆盖通勤能力”的概念及阈值,成为全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重要技术指标;以轨道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的精准感知、量化度量为基础,形成了城市TOD战略区域识别、走廊低效用地结构优化、站点功能分类更新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多层次互动优化技术。

  (3)建立了多维度、多模式的站点周边功能组织与效能提升技术。从空间功能、空间形态、交通衔接三个角度建立了“功能-形态”多维适配的站点周边空间更新优化技术;突破慢行接驳的轨迹追踪、公交换乘出行链提取方法,形成了基于人车出行活动精准追踪的多模式轨道接驳提升技术。

  (4)开发了国家TOD数据协同决策平台。攻克了多要素亿级数据、多来源动态更新的三维展示、空间分析关键技术,构建了覆盖全国42个轨道交通运营城市的“人-轨-城”多要素耦合的三维动态数据库;利用多目标数据协同决策技术,研发了监测、诊断、规划、评估、建设、治理的系列化数字工具。

  3.项目形成了多项国家标准、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专著和论文等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轨道建设规划审批、城市体检以及40个城市的近100个TOD规划项目,在节约轨道建设投资、提高城市建设开发效益、带动沿线区域城市更新改造、提高绿色出行比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轨道线网与城市功能耦合的高精度多层次优化技术和国家TOD数据协同决策平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于松伟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黄 伟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焦朋朋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赵群毅 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部教授

  杨 滔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瞿有利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高级工程师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