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同完成的“基于大肠癌多维度特征的关键诊疗技术的构建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规范、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个项目的资助下,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通过对Her2阳性结直肠癌的基因突变频谱及分子特征分析,项目组首次发现Her2异常扩增的结直肠癌高频体细胞突变为TP53,在TP53野生型的背景下,Her2阳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最差,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2.项目组首次筛选出8个细胞焦亡关键基因(CHMP2B,SDHB,BST2,UBE2D2,GJA1,AIM2,PDCD6IP和SEZ6L2),构建了与细胞焦亡相关的结直肠癌(CRC)预后模型,揭示了焦亡基因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3.项目组对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不同类型的腺瘤性息肉病的分子特征进行全面总结,首次筛选出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相关的5种标志物(CCL5、CD3G、CD2、TLR3和KLF2),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4.项目组对直肠癌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C级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高危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项目组发现中性淋巴比值、白蛋白动态改变、血红蛋白、CA153及早期影像信息与吻合口瘘相关,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多模态模型是预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工具。
5.项目组自主研发了结直肠癌诊疗相关系列软件,涵盖大肠癌常用化疗、靶向及免疫药物、饮食指导、随访登记以及家系管理等内容,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三、研究团队出版结直肠癌诊疗相关学术专著2部,发表科研论文11篇,其中 SCI 论文10篇;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培养博士3人,培养硕士18人;职称晋升7人;晋升博导1人,晋升硕导1人;主办省级结直肠癌诊疗相关培训班3次,参会人数达300余人;该项目已在省内外8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该成果支持了 “云南省肿瘤外科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基于大肠癌多维度特征的关键诊疗技术的构建及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专家组成员
张万福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孙大力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
许建彪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张 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思熳 昆明医科大学副教授
王 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副研究员
龚志琴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