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7-04-28 浏览次数:624

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垂直差异性显著区土地整治关键技术-1.jpg

  2017年4月2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提供评价的技术资料齐全,内容详实,数据可靠,符合评价要求。

  二、针对云南省中低产田治理中坡地缺水、坝田渍水的难题,系统提出了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理论,创建了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中低产田治理技术体系。具体包括:

  (一)提出的云南省生态型中低产田治理理论,揭示了云南省高中低产田利用空间分布规律,创建了生态环境中“土地-水-植物”资源利用三角形稳定关系模型,为中低产田治理的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创建的山丘区缺水坡耕地生态带梯田同构与水分调配技术体系,创新了坡改梯生态带稳固农田、内槽式梯田与生态带水分利用、田间道路高效集水输水、快速组装渠道构建等关键技术,首创了无筋结构水池构建方法,为解决坡地缺水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创建的坝区渍水农田多维立体排水与控水技术体系,创新了低洼农田耕层重构立体结构排水、多层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间断式无砂混凝土复合结构排水沟构建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解决坝区渍水难题的综合技术措施。

  三、该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收录 2篇、EI收录 3篇;出版专著2部、科普作品2部;编制行业标准1部。

  四、成果已应用于云南省中低产田改造、国家西部生态建设地区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等项目,新增粮食产量5.3亿千克/年,农民增收300-500元/人•年,新增净产值10.6亿元/年,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该研究成果系统、完整,创新显著,云南省高中低产田利用空间分布规律、生态环境中“土地-水-植物”资源利用三角形稳定关系模型属首次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土地整治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范围。

出席嘉宾名单

  康绍忠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九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 静 武汉大学教授

  胡月明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郝晋珉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教授

  吴克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曹小曙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教授

  李 钢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李何超 四川省土地整理中心研究员

  章正军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正高工

  汪燕麟 云南省测绘工程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 洪 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杨 昆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