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心瓣膜瓣区流场中机械应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3-13 浏览次数:1572

心瓣膜瓣区流场中机械应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 anli.jpg

  2020年3月1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完成的“心瓣膜瓣区流场中机械应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国家及省部级等 2个项目、合计经费90万元的支持下,围绕心瓣膜瓣区流场中机械应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科学问题,历时七年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以下重要突破:

  1.首次通过在体研究明确了心瓣膜瓣区流场中TSS大小及空间分布与瓣膜损伤的程度及空间位置存在相关性。

  2.首次明确了心瓣膜瓣区流场中TSS可诱导CXCR7蛋白和mRNA高表达,同时CXCR7在TSS导致心脏瓣膜进行性损害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国内外率先采用滇南小耳猪通过外科技术结合颈动脉介入成功创建了猪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体内研究模型。

  4.基于该研究成果的结论,已在云南省内外十余家医院开展相关工作。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计算机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流场均匀性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获得瓣区机械应力分布状况,用于评估患者瓣膜病变程度及病情进展。部分患者术中采集病理标本检测CXCR7表达水平,以便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评估机械应力对瓣膜疾病演变进程的影响,指导早期患者随访及康复建议,有利于瓣膜病的早发现、早监测、早治疗,为后续的防控及新药物研发提供前期基础研究数据。

  三、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12 篇,其中 SCI 收录 6 篇,累积影响因子 13.403,北大核心期刊2篇,科技核心期刊4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同时培养博士研究生 7 名,硕士研究生 18 名;职称晋升10人,其中晋升高职7人;晋升研究生导师2人。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立了一套探索心瓣膜区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瓣膜相关损害机制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根据查新结果及专家组讨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滇南小耳猪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动物模型建立以及探讨TSS与CXCR7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G蛋白信号通路关系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李洪荣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杨绍军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石 云 联勤保障部九二六医院主任医师

  曹 辛 昆明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何 帆 玉溪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洪明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周翔辉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